十字軍東征

下面有去看的景點,基本上要稍微了解一下整個基督教與回教間的恩怨情仇...


基督教自從耶酥之後與猶太教分開,成為世界性的宗教而不像猶太教只在猶太人之間傳播。在康士坦丁信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同時他把首都搬到現在的伊斯坦堡(當時叫拜占庭),因為相對舊首都而言比較東邊,所以叫東羅馬帝國或叫拜占庭帝國,此時大約是西元330年,相於中國的西晋。

四十年後,羅馬帝國皇帝Valentinian I把國土分成東西方兩部份,東邊以伊斯坦堡為首都,西邊以羅馬為首都給自己的弟弟統治。西羅馬帝國在西元五世紀左右就被頻繁的蠻族入侵給滅了...只剩東邊的東羅馬帝國...然而,因為東羅馬帝國講希臘語,西羅馬帝國講拉丁話,加上西羅馬帝國自立主教 (相當於今日教宗地位),與東邊的教會自然愈走愈遠。

西元六世紀,穆罕默德創立回教,統一了阿拉伯世界,西元638年就把耶路撒冷給吃下來了。與西方的義大利、德國、英國、法國間因為沒有接壤,自然相安無事。但是阿拉伯人把波斯帝國滅了之後,並不想放掉東羅馬帝國這塊肥肉,雖然陸戰連戰皆捷,但是在攻打伊斯坦堡時碰到了東羅馬帝國的祕密武器==>石油!!

東羅馬帝國利用Dromon-火戰船取得制海權,大敗阿拉伯人,同時簽了三十年的和平條約可以喘口氣...(以上資料感謝Civ V Gods and Kings,這大概是當電玩宅男的唯一好處)。


隨後阿拉伯世界陷於內戰之後又分裂,暫時無力動這塊肥肉...一直到改信回教的突厥人建立了塞爾柱土耳其帝國,又開始把腦筋動到伊斯坦堡...這時大約是西元1070年,相當於中國的北宋王安石時,這一戰不但東羅馬帝國東邊大部份領土沒了,連皇帝都被抓了。於是,拜占庭帝國向羅馬主教求救。

此時再提一下耶路撒冷的狀況,統治耶路撒冷的是控制埃及及北非的法蒂瑪帝國,原本對基督教及猶太教要到耶路撒冷朝聖或是通商都是暢行無阻的,但有一任皇帝態度曾限制且摧毀聖地教堂,雖然後任皇帝解除限制並重建教堂(畢竟朝聖者的錢好賺...),但仍引發教庭不滿...

剛好此時東羅馬帝國血教庭求救,同時現任教宗希望能統一基督教世界,於是號召西方諸國以收復聖地之名進行東征...第一次由平民組成的雜牌軍在沿路燒殺擄掠之後到伊斯坦堡已死傷大半,然後就被拜占庭送去跟精銳的塞爾柱土耳其人打,當然是全軍覆沒。之後主要由法國貴族及訓練有素的騎士組成,就把耶路撒冷給打下來了,打下來之後居然屠城,從此結下了基督教跟伊斯蘭教間的樑子...在把耶路撒冷打下之後,就在這兒成立了四個小國,最大的一個叫耶路撒冷王國。此後大約一百年間,耶路撒冷由法國人控制。耶路撒冷王國在位最久的是Baldwin II,擋下了自埃及法蒂瑪王朝及土耳其的攻擊。此時土耳其帝國開始分裂,現今敍利亞及伊拉克地區的Zangid王朝獨立出來,同時滅了十字軍四小國之一,引來第二次十字東征,但成功擊退十字軍。

在Baldwin II的耶路撒冷王國後二任國王Amalric開始覷覦埃及,同時進攻開羅。位於敍利亞的Zangid不願見到埃及落入基督徒之手,於是派援軍攻擊已陷落的開羅...在Saladin的叔叔shirkuh打下開羅後,Zangid暫時統一了阿拉伯世界,只是Saladin之後在開羅自立為王,同時藉清君側之名拿下Darmascus,埋下阿拉伯世界日後內亂頻繁的種子...



在Baldwin II在位時,由於東方塞爾柱土耳其帝國攻擊頻仍,於是建立城堡以防禦攻擊...

Shobak是其中很有名的一座...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約旦旅遊景點

非常壯觀的城堡...

登上城堡往外看...


由影子的大小可以反推城堡的大小...

另一座城堡則是Saladin姪子所建,用以防禦十字軍攻擊的 (只是最後在此城堡沒發生過戰爭),是安曼西北邊的Ajloun城堡...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約旦旅遊景點

也是很壯觀...

城堡內部一景...

由箭孔看出去的風景...


城堡頂...

沒有留言: